光華商場週刊誌
進入樂透研究院
首頁 | 市調行情表 | 電腦產品新聞 | 電腦知識問 | 小筆電 | 手機館 | 光華社群 | 電腦醫生 | 樂透研究院 |  
題庫 01∼10 題庫 11∼20 題庫 21∼30 題庫 31∼40 題庫 41∼50 題庫 51∼60
題庫 61∼70 題庫 71∼80 題庫 81∼90 題庫 91∼100 題庫 101∼110 題庫 110∼115

OS更新版上市後是否要跟著升級,以免無法趕上最新趨勢?
如何運用邏輯原則有系統地計畫升級與決定採購清單?
討論採購計畫應明示哪八項內容?
如何選購燒錄器?
如何選購主機板?
方便新手超頻的主機板有何特色?
如何用Norton Ghost把系統備份? ( leike )
如何選購記憶體?
娛樂平台的電腦怎麼組配?
如何使用Norton Ghost的影像檔把系統還原?( leike )


問:OS更新版上市後是否要跟著升級,以免無法趕上最新趨勢?
答:當然不必害怕落後別人,因為上一代OS仍是較多人使用。
  而且升級OS時,因為無法滿足新OS對硬體的最低需求,有時連硬體也要一起升級。
  軟體+硬體=不小的花費

  另外在升級OS時,如果也升級硬體組件,舊組件先保留著,以備不時之需,smhc兄的意見很寶貴--保留舊組件應變!
  ( 升級新OS時發現無法安裝成功,卻又無法退換新組件而要改回原OS系統時,新組件與舊OS發生衝突,不得不使用舊組件的窘境。)
                                               Back To Top!

問:如何運用邏輯原則有系統地計畫升級與決定採購清單?
答:有系統的計畫步驟是--

  一、評估主需求--> 決定平台
    硬體平台:指入門基本作業平台 / 通訊平台 / 娛樂平台 / 專業美工平台 / 多媒體製作平台-數位音樂創作,
         視訊剪輯 / 工作站伺服器
    軟體平台:哪一版本的OS?

  二、列出平台關鍵組件-->決定CPU / MB / RAM架構 ( 運作安全性?高效能?穩定性? ) ,HD,VGA,....週邊
    所應該具備的功能 ( 關鍵組件視平台而定 )
  三、在CPU / MB / RAM架構下-->決定每一組件使用的產品
    決定CPU適切性 ( 運算指令,快取效能,頻率,工作時脈 ) / 決定廠商產品
    決定MB上應具備的功能 / 決定晶片 / 決定某廠商產品
    決定RAM模組的過程也是一樣 / 運作時脈 / 數量 / 決定某廠商產品
  四、其他組件或週邊的決定過程也是一樣
  五、列出初步決定的配備,核算金額--->與預算作比較,權衡調整後定案

  舉個實例 ( quote ) ....
  "目前的需求有:跑報表,會計運算,跑Photoshop,數位相機 / DV擷取剪輯,聆聽MP3,玩3D遊戲,打算升級
   一些組件,過去才剛升級256MbPC150 SDRAM,怎麼辦?"

  這是跨平台的主機配備 ( 是入門基本作業平台--含基本娛樂 / 影像處理,也要多媒體製作平台平台 )
  滿足這些需求的主機組件需具備下列規格:
  符合OS對硬體的最低要求
  跑報表,會計運算--->Duron800 / KT133A晶片主機板 / 256MbPC133 / 5400rpm20G / TNT2M64等級32MbSDRAM
  跑Photoshop,MP3--->512MbSDRAM / ATI7500Radeon64MbDDR
  數位相機,DV擷取剪輯--->XP1800+ / KT266A晶片主機板 / 1024MbDDR266 / 7200rpm60G
  3D遊戲--->GF2GTS等級64MbDDR
  你計畫升級的組件中沒有擷取卡?已經有了?還是你不做視訊剪輯?

  首先歸納出所有組件規格最高者以滿足全部需求:
  XP1600+ / KT266A / 1024MbDDR266 / 7200rpm60G / GF2GTS以上64MbDDR ( ATI跑3D遊戲常有問題 )

  將金額核算,再與預算做必要的權衡取捨 ( 要犧牲哪一個規格?影響的功能? ) :
  例如降低非關鍵組件等級 ( 便宜就好 ) 適用而不影響功能 / 效能
  例如降低硬碟容量 ( 改為→40G / 7200rpm ) 而不影響功能 / 效能
  例如降低顯示卡上的記憶體數量與規格 ( 由64MbDDR→32MbDDR→32MbSDR ) 影響一點效能
  例如降低顯示卡晶片等級 ( →ATI7500→GF2MX400 ) 而影響局部效能
  例如降低記憶體數量規格 ( 768MbPC133 / 連帶改KT133A晶片主機板 ) 而影響整體效能 ( 此時才知道256MB的
  PC150 SDRAM是否留用? )
  例如降低CPU時脈 ( →XP1600+ ) 而影響更大的整體效能

  以上方法旨在保全所有功能,以滿足全部需求 ( 個人的取捨標準是:功能>效能,還能拿它做事,只是做得稍慢一點而已 )

  經過上述調整結果,"假設"目前剩下的規格與數量是:
  XP1600+ / KT133A晶片主機板 / 768MbPC133 / 40G7200rpm / GF2MX400等級32MbSDR
  評估一下它可以發揮的功能 ( 是否包括所有的功能?有無缺口? ) :
  跑報表?會計運算?跑Photoshop?聆聽MP3?數位相機?DV擷取剪輯?3D遊戲?...?

  假如目前預算還是不夠且又急著買,只好漸次考慮犧牲次要功能 ( 因為所跨平台之故 ) ,致使某個次要功能的執行會更困難些 ( 實在很勉強 ) :
  例如降低記憶體數量 ( →512MbPC133→384MbPC133 ) 犧牲視訊剪輯功能的實用性 ( 沒有大量記憶體,根本很
難做得愉快 )
  例如降低CPU時脈 ( →TB1.3G ) 影響層面擴大
  例如....等。

  總之,此時沒錢不好辦事,只好忍痛割愛。要不然變通一下--買舊貨 / 再籌錢 / 等降價…。換下來的舊組件也先留著應變,以免賣掉 / 送人後發生無法挽回的窘境--smhc兄的寶貴意見。

  沒人幫你列最後的清單,因為可能目前為止,只有你知道自己的需求 ( 功能 ) 要怎樣取捨。組件規格不清楚,或不清楚自己降低規格會對功能有何影響的話,可以再利用資源解決疑問。
                                               Back To Top!

問:討論採購計畫應明示哪八項內容?
答:對象 / 用途 / 需求 / 預算 / 時限 / 附件 / 問題 / 期望

  一.對象
   01.電腦使用者是誰?
   02.使用者電腦知能如何?
  二.用途
   01.使用者拿電腦做何事? ( 方便評估電腦平台 )
   02.使用電腦環境與情境?公司還是家裡?單機還是區網? ( 方便評估電腦平台 )
  三.需求
   01.主機組件有何特殊需要? ( 例如硬碟一次想買兩顆,或想搭配PC2700的記憶體 )
   02.需要買週邊嗎? ( 例如也要買印表機 )
   03.規格是否有特殊相容問題? ( 例如主機板只能搭配PC133的記憶體 )
   04.使用者有無偏好品牌?
  四.預算
   01.打算花多少錢?
   02.預算有無彈性空間?
  五.時限
   01.多久時間內要做成最後的決定?
   02.哪些組件可以等第二階段再買?哪些要先買?
  六.附件
   01.已經計畫採買的組件項目與尚未決定的組件項目
   02.粗估價格
   03.正在比較中的同一組件 ( 兩種或多種品牌難以決定 )
   04.正在比較中的選配單
  七.問題
   01.想請教的問題是什麼?目前有多少問題?
  八.期望
   01.希望別人如何幫助你? ( 例如提供清單 / 行情 / 評論 / 建議 / 使用經驗 / 相關資料 / 引荐商家… )
   02.請問對方隨同幫忙的可能性?
   03.可否賣你中古貨?

  渾沌不明時無法真正解決問題.能夠說清楚,就盡量一次說個清楚,免得大家牛頭不對馬嘴,浪費時間

                                               Back To Top!

問:如何選購燒錄器?
答:先了解燒錄器後,再看需求 / 預算做決定--

  一.燒錄器
   01.屬儲存裝置,主功能:利用燒錄軟體在光碟中寫入資料,副功能:讀取光碟資料
   02.主功能區分:備份光碟,備份磁碟,自製光碟三種
   03.備份光碟:程式,遊戲,音樂CD,VCD / DVD,CAI....其他CD-Title....
   04.備份磁碟:作業系統還原光碟,資料庫,個人檔案
   05.自製光碟:VCD / DVD剪輯,音樂CD,PhotoCD,簡報,程式,CAI...其他CD-Title
   06.讀取光碟格式:CD-R / RW,DVD-R / RW,DVD+RW,DVD-RAM,VCD / DVD,CD / DVD-ROM,CD...
   07.燒錄器種類:CDR ( 很少 ) ,CDRW,DVD-RW,DVD+RW,DVD-RAM ( 很少 )
   08.燒錄器型式:內 / 外接式,內接便宜 / 速度普遍較外接式快,外接式行動性佳 / 1-1對燒不用開電腦
   09.最好把它看成消耗品 ( 讀寫頭功率會漸漸耗弱,它會正常地失去功能 )
   10.保固期一年
   11.燒錄成本包括日後的耗材 ( 空白片 )
   12.重要功能規格:讀寫頭種類,數量,功率 / 介面-IDE,SCSI / 讀寫,重複抹寫 / 速度48X~1X / 緩衝區大小 /
     寫入技術 ( 防燒錄失敗 ) / 辨識光碟 / 調整速度 / 支援讀取光碟格式

  二.選購原則
   01.根據使用需求選擇燒錄器"種類" ( CD / DVD-R / -RW / +RW )
   02.DVD燒錄器除非需求急迫,否則值得觀望再決定較佳 ( 尚存制定標準之爭,現在買恐有規格支援問題 )
   03.一般而言,內接式比外接更實惠,效能也更好.外接式大概只適合"重度"行動族使用
   04.備份光碟時,最好選擇有支援能破光碟防拷功能的機種
   05.經常重複抹寫光碟資料者,-RW速度最好要快些,以免等得不耐煩
   06.如果預算充足,選擇讀寫頭功率較高的機種,燒錄的光碟讀取較易 / 保存較久
   07.除非對燒錄穩定度有嚴苛的要求,否則買IDE介面就可以了 ( SCSI介面很貴 )
   06.一般使用者選24X寫入的機種就可以了,48X最快快個3~4分鐘而已,可是價差可是2~3倍
   07.經常大量燒錄者,選便宜一點的機種會較有良心 ( 在保固期內壞掉而更換次數驚人 )
   08.高倍速機種越慢買越便宜 / 規格越好
   09.建議列為入門基本作業平台必備組件
   10.當場選購幾種空白光碟要求試燒,不同燒錄方式下測試機器品質 / 機器與空白片的相容度
                                               Back To Top!

問:如何選購主機板?
答: 挑選主機板的步驟--
  01.先了解主機板功能
  02.根據需求-平台的CPU / MB / RAM基本架構決定主機板應有功能
  03.依預算列出符合上述功能的所有廠商產品 ( 整合型 / 開放型 )
  04.參考效能測試 / 使用者口碑篩選數款產品
  05.當場目測產品 ( 用料 / 佈線 / 焊接 )
  06.考慮機箱相容問題 ( 背面檔板 / 空間大小 )
  07.當場要求測試無誤後才決定是否購買
  08.根據手冊點收所有配件
  09.除了貼保固標籤之外,還要請店家在保證書上蓋章,以保障最終權益
  10.如果成套購買可要求店家幫你裝好CPU / 散熱膏 / CPU Fan / 插上風扇電源 / RAM / 調好BIOS或跳腳

  由零件了解主機板功能與規格--
  主機板主要是供所有組件相互聯繫的地方,主機板上頭的零件有:
  插座 / 插槽 / 連接埠 / 控制晶片 / 水銀電池 / 指撥開關或跳腳 / 印刷電路 / 電容電阻 / 散熱風扇 ( 片 ) / 匯流排 / …

  一.插座
   01.CPU插座一個:安裝中央處理器 ( 另有雙CPU插座供伺服器平台使用 )
   02.IDE插座兩個:以排線安裝IDE硬碟 / 光碟機 / 燒錄器
   03.FDD插座一個:以排線安裝軟碟機 / 其他可攜式儲存裝置 ( MO / LS120 / ZIP / JAZ )
   04.Power主電源插座一個:接電源供應器
   05.Fan電源插座二~三個:接系統風扇 / CPU風扇
   06.Fan輔助插座:安裝P4 CPU風扇 ( 只有P4主機板才有 )
   07.AUD插座二~三個:接音訊輸入裝置音源線,光碟機音源線,數據卡音源線
   08.RAID插座 ( 與IDE插座相似,近因IDE硬碟便宜而廣受進階級使用者採用 ) :安裝硬碟 / 光碟機 / 燒錄器
   09.SCSI插座:以排線安裝SCSI硬碟 / 光碟機 / 燒錄器 ( 較高階的主機板才有 )
   插座主要是提供系統重要組件相互連接的地方

  二.插槽
   01.RAM插槽2~4個:安裝記憶體有其上限容量 ( SDRAM較多PC133,PC2100,PC2700,而RDRAM是PC800 )
   02.AGP插槽一個:安裝AGP顯示卡
   03.PCI插槽2~6個:安裝介面卡 ( 音效卡 / 網路卡 / 數據卡 / 擷取卡 / 磁碟控制卡 / 連接埠界面卡 / PCI顯示卡 )
   04.ISA插槽 ( 現已淘汰 )
   05.AMR插槽 / CNR插槽 / ACR插槽 ( 這三種實用性不高,因為配合的卡太少 )
   06.SCSI插槽 ( 比較少 )
   插槽主要是提供系統重要組件相互連接與擴充系統功能的地方

  三.連接埠
   01.PS / 2 Port兩個:接PS2滑鼠 / 鍵盤
   02.USB Port兩個:接USB輸出入裝置 ( 滑鼠 / 鍵盤 / 喇叭 / 印表機 / 掃描器 / 手寫板 / 數位相機 / 攝錄影機 / 網
             路攝影機 / 燒錄器 / 行動碟… ) ,附加的兩個或四個USB Port通常要以連結線接到背面檔板
             安裝使用。
   03.Serial Port兩個 ( COM1,COM2 ) :接滑鼠 / 數據機
   04.Parallel Port一個 ( LTP ) :接印表機 / 跳舞機踏墊 / 掃描器
   05.VGA Port一個 ( D Sub ) :接螢幕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 )
   06.MIC Port一個:接麥克風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 )
   07.AUD Port一個:接音訊輸入裝置,例如收音機.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 )
   08.SPK Port一個:接喇叭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 )
   09.Game Port一個:接遊戲搖桿或控制器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 )
   10.Net Port一個:接數據機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通常要以連結線接到背面檔板安裝使用 )
   11.IEEE1394 Port:接掃描器 / 燒錄器 / / 行動碟 / 數位攝錄影機… ( 整合型主機板才有,通常要以連結線接到
             背面檔板安裝使用 )
   12.IrDA Port:接紅外線接收器,通常要以連結線接到外面使用 ( 很少人使用 )
   連接埠主要是提供輸出入周邊裝置相互連接的地方,新的USB2.0與IEEE1394b有可能成為低價連接埠主流規
   格,SCSI-3則在高價連接埠獨領風騷.

  四.晶片
   01.南橋北橋雙晶片組 ( 或單晶片 ) :決定支援CPU,RAM,HD ata,VGA,Sound,Net,USB...的種類 / 數量
                   / 範圍 / 功能 / 版本( 但是主機板廠商生產的主機板不一定都全部實做出
                     來 ) ,並提供IDE控制器 / FDD控制器 / 匯流排控制器 / IRQ控制器 / KB
                     控制器 / DMA控制器..功能
   02.BIOS晶片:主要是設定輸出入硬體功能,執行開機偵測,載入開機程式
   03.CMOS晶片:主要是設定系統 / 組態 ( 通常已整合在南橋晶片中 )
   04.監控晶片 ( 不一定會有,這是主機板廠商自己加上的額外功能 )
   05.時脈產生器:協調系統運作步伐
   06.其他晶片:主機板廠商自己加上的額外功能,有些晶片功能則整合在南北橋晶片中
   晶片主要是提供系統組件的聯繫與協調控制功能,並決定硬體適用種類與範圍。
  五.水銀電池:供應CMOS晶片儲存設定資料所需的電源
  六.指撥開關或跳腳:可供你調整CPU外頻,倍頻,CPU電壓...等。
  七.印刷電路 / 電容電阻 / 散熱風扇 ( 片 ) :供訊號傳送的路徑,調整電路電壓訊號,維持系統穩定運作
  八.匯流排
   01.FSB:北橋晶片聯繫CPU的通道 ( 快 )
   02.RAM Bus:北橋晶片聯繫RAM的通道 ( 快 )
   03.AGP Bus:北橋晶片聯繫AGP的通道 ( 快 )
   04.PCI Bus:南橋晶片聯繫PCI的通道 ( 慢 )
   05.I / O Bus:南橋晶片聯繫輸出入週邊裝置 / 儲存裝置 / 連接埠的通道 ( 慢 )
   06.雙晶片匯流通道:南橋北橋晶片相互聯繫通道 ( 快 )
   匯流排主要功能是允許組件間以何種資料傳輸量進行資料傳送的協調機制.理想中當然是寬度越大 ( 64bit )
   ,頻率越高 ( GHz / Sec ) ,所得到的資料傳送頻寬也就越大 ( 電腦運作速度快 ) ,但是為何還會有上述匯流
   排通道快慢問題,其原因是各個組件在各自研發結果上的限制,所以造成目前電腦效能瓶頸出現在那些慢
   速裝置上,不得不以除頻方式分段控制資料流量,讓高低速裝置能獨立各自全速運作,以免高速組件被低
   速裝置拖慢。

  目前主機板最新規格:
  P4 ( S478 ) 133外頻 / 533FSB / PC1066 / ATA133 / AGP4X / USB2.0
  XP ( S462 ) 133外頻 / 333FSB / PC2700 / ATA133 / AGP4X / USB2.0
                                               Back To Top!

問:方便新手超頻的主機板有何特色?
答:有下列五個特色--
  01.FSB範圍大 / 可微調
  02.CPU電壓可微調 / 有安全上限
  03.RAM / VGA / PCI除頻設計
  04.超頻失敗回覆預設值設計
  05.超頻軟體OS中調整
                                               Back To Top!

問:如何用Norton Ghost把系統備份?
答:
  1.用檔案總管把光碟內的Ghost.exe檔拷貝至開機片底下
  2.重新開機 ( 使用含有Ghost.exe檔的開機片開機 )
  3.執行Ghost.exe檔 ( 注意備份前一定要兩槽 )
  4.進入畫面後,選擇Local---> Partition ---> To Image ( 作成影像檔 )
  5.再來會出現要你選擇要備份的硬碟 ( 實體硬碟 ) ,選擇硬碟後會再出現要你選擇要備份哪個邏輯分割區 ( 即
   實體硬碟使用fdisk切割了幾塊 )
  6.再來會問你備份檔的檔名以及存放的地點
  7.之後會出現視窗問你要備份的方式:
   No:不壓縮
   Fast:一般壓縮
   High:高度壓縮
   ( ps:通常都選擇Fast會比較有效率,選擇High要看您的硬體配備夠不夠強悍而選擇No則較站硬碟空間 )
  8.選擇完備份方式後會再出現一個視窗問你是否確定要執行備份動作,選Yes則開始作備份
  9.若備份檔太大會出現視窗要求切割以分成數個檔安放,可直接按enter或自取檔名,備份完後會出現備份成功
   的訊息,按enter即可跳回4.的選單,就可選擇Quit離開

  另外,如要燒成還原光碟:
  1.使用含有Ghost.exe檔的開機片開機,在ms-dos底下打ghost -split=640
   ( 此指令是用來將備份檔分成640mb的檔案數個,640是指640MB可自行設定大小 )
  2.如上述的9個步驟
  3.重新開機進入OS
  4.插入含有Ghost.exe檔的開機片用Nero選開機光碟
  5.直接將備份檔拉過去即可,若是剛剛沒有用含有Ghost.exe檔的開機片的話,就現在把Ghost.exe檔與備份檔一
   起拉過去
  6.若備份檔需要燒成多片光碟,請記得每片光碟都要燒成開機光碟
                                               Back To Top!

問:如何選購記憶體?
答:選購記憶體的步驟--
  01.先了解記憶體的功能
  02.評估執行軟體時記憶體需求,決定記憶體總容量
  03.配合主機板上記憶體插槽數 / 單一插槽最大容量,決定一條記憶體容量 / 個別數量
  04.配合平台 ( CPU / MB架構 ) 效能,決定記憶體種類
  05.參考測試報告或使用者口碑,決定記憶體顆粒或模組廠商
  06.依預算與記憶體市價,決定採購時機或策略 ( 分批 / 一次購足 )

  選購記憶體的原則--
  01.記憶體是CPU / MB / RAM架構的一環,效能以CPU為首,同步運作時,RAM宜盡量選擇高效能者。
  02.決定順序:決定CPU-->決定記憶體-->決定主機板 ( 僅供參考 )
  03.記憶體產品生命週期在CPU / MB / RAM架構中是三者中最長的,不用太擔心買不到的問題。
  04.記憶體也是中古貨市場的常青樹,貨源與需求量都不少,不用擔心升級無門。
  05.最好當場與CPU / MB實測相容度 / 穩定度,以免更換浪費往返時間。
  06.分批購買時應盡量選擇相同模組 / 同廠牌顆粒 / 同批號 ( 較難 )
  07.實測時最好不要只以CPU標準外頻測試,應以降頻 / 超頻考驗一下其相容度 / 穩定度。
  08.若想超頻,買較運作時脈高些的模組會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09.購買記憶體前一定要清楚主機板記憶體單一插槽最大容量限制,以免還要更換。
  10.效能高低有個原則可供參考:效能最高的是256MB,往上往下依次遞降( 256MB>512,128MB>1024,64MB )
  11.選擇訊號等待時間-ns或CL=標示時,數字越小 / 效能越好 / 也越貴 ( 例如-4.5ns或CL=2 )
  12.主機板晶片支援向下相容的規格,雖可續用同種類舊的低時脈模組,但會影響效能,經費允許的話,最好
    不要混插。

  記憶體的功能--
  01.系統呼叫出程式 / 資料後會將程式 / 資料暫時存放於此
  02.在此空間執行上述程式 / 資料
  03.關機或重新開機後無法保存任何存放於此的程式 / 資料 ( 無真正記憶功能 ) ,資料必須自行存檔於其他儲存
    裝置 ( 硬碟 / 軟碟 / 光碟 / .. ) ,程式則在關機前會回存硬碟中。

  記憶體數量對系統運作的影響--
  01.記憶體數量會影響電腦能否有效執行何種軟體,也就相對地決定了電腦的功能。
    整個系統之中,因為硬碟必須透過較慢的I / O匯流排來跟CPU聯繫,這會拖慢CPU的運算速度,但CPU與
    RAM是透過高速FSB匯流排同步運作,故軟體與大量影音數據資料從硬碟讀取出來之後,如果都能存放在
    記憶體之中供CPU運算使用 ( 大量記憶體 ) ,CPU就不必經常利用慢速I / O匯流排到硬碟讀取資料,影響軟
    體執行效能,所以記憶體對整體效能影響很大,這就是為何專業美工繪圖平台,視訊剪輯平台,數位音樂
    創作平台...都需要大量記憶體的原因(1G~2.5G ),如果沒512M以上實在就不方便,只能算是玩玩而已。當然
    ,記憶體只是決定平台的關鍵因素之一,不是唯一因素。
    如果你平常注意看的話,你會發現硬碟顯示燈只有開始時閃動一下,中間時段軟體幾乎都在RAM中運算 (
    硬碟顯示燈都沒閃動 ) ,等到最後存檔時才又會再閃動一下,對嗎? ( 如果記憶體夠大的話 )
  02.如有大量記憶體,也可讓你同時啟動執行許多不同軟體而不會當機 ( 在系統資源管理較佳的OS下 ) ,上網 /
    聽CD / 打報告 / 燒錄光碟 / 跑剪接軟體...有人說:"我的電腦都是這樣操它",指的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辦
    得到的。
  03.記憶體如有512M以上~1G以下,單獨執行一個軟體時,可以開啟較多資料檔案供該軟體使用,例如IE開更
    多網頁,WinAMP一個歌單中的歌曲數量可以更多而不會當機...等等。

  記憶體的種類--
  01.以規格區分,桌上型電腦記憶體有SDRAM,DDR SDRAM,RDRAM三種 ( 無法混插 )
  02.以特殊功能區分,有:具備 / 不具備ECC功能這兩種 ( ECC能自我更正錯誤,較貴,適用於伺服器 )
  03.以特殊功能區分,有:具備 / 不具備Buffer這兩種 ( 有Buffer較貴,適用於伺服器 )
  04.以特殊功能區分,有:經 / 不經Registerd這兩種 ( 經Registerd較貴,適用於伺服器 )
  05.以容量區分,目前市面上看得到的有:128MB / 256MB / 512MB ( 可以混插 )
  06.以效能區分,RDRAM>DDR-SDRAM>SDRAM
  07.以效能區分,CL2>CL2.5>CL3
  08.以價格區分,RDRAM>DDR SDRAM>SDRAM
  09.以保證最高時脈 ( MHz ) 區分,各有許多時脈產品供選擇 ( 可以混插,但以時脈最低者運作 ) ,較多人還是
    選購FSB匯流排的時脈,
    常見的SDRAM有:PC100 ( 中古市場 ) ,PC133 ( 數量較多 ) ,PC150,PC166
    常見的DDR SDRAM有:DDR200,DDR266 ( 即PC2100,較多 ) ,DDR300,DDR333 ( 即PC2700,漸多 ) ,
                 DDR400
    常見的RDRAM有:PC800,PC1066
                                               Back To Top!

問:娛樂平台的電腦怎麼組配?
答:
  CPU / MB / RAM架構要講究影音效能,關鍵組件是光碟機 / 顯示卡 / 音效卡 / 螢幕 / 喇叭 / 電視卡 / 遊戲與唱歌輸出入套件,還必須加上連網組件,其他組件以基本平台組件的標準來挑選就可以了.純正的娛樂平台真是不便宜哩!

  主流規格的基本架購
  01.CPU:高階 / 主流時脈即可 / 影音軟體測試效能較高者 / 不必強力風扇散熱者較佳
  02.CPU Fan:4500~5000轉 / 能配合CPU又不太吵-->太吵影響聆賞心情
  03.RAM:DDR333 / 256MB*2-->聽MP3時方便軟體由硬碟一次叫出大歌單
  04.MB:開放型 / 支援CPU與DDR333 / FSB333 / ATA133 / AGP4X / USB2.0

  影音關鍵組件要稍好一點
  05.DVD-ROM:16X / IDE介面 / 風切聲小
  06.VGA:GF3Ti200以上 / DDR128MB / 小-ns-->記憶體夠快又多的話,有助3D遊戲貼圖
  07.Sound:5.1聲道 / 創巨AudigyDE娛樂版-->創巨較多軟體作過最佳化,娛樂版功能已足夠
  08.Speaker:5.1聲道六件式喇叭 / 3D定位清楚正確
  09.Moniter:19吋CRT / 全平面 / 0.25mm / 1600x1200@85Hz,16bit-->影像品質比LCD好,也便宜些,適用範圍也
       較大 ( 但空間要夠大 )

  娛樂週邊配備齊全
  10.遊戲方向盤:力回饋
  11.搖桿-->價低者優先考慮
  12.手控器-->價低者優先考慮
  13.聲控器:8鍵 / USB連接埠
  14.其他 ( 3D眼鏡 / 耳機 / 麥克風 / 遊戲踏墊.. )
  15.電視盒:外接USB / AV+S端子

  其他基本平台組件
  16.HD:IDE介面 / 建議7200轉 / 主流容量
  17.FDD:價低者優先考慮
  18.Case:四大兩小 / 通風較佳
  19.Power:300W / 不內建
  20.Mouse:PS / 2-->價低者優先考慮
  21.KB:PS / 2-->價低者優先考慮
  22.CDRW:16X / IDE介面 / 燒不死

  連上寬頻網際網路與區域網路
  23.NetCard:10 / 100M-->價低者優先考慮
  24.Hub:5Port / RJ45 / 10-100M / Switch

Total:$ 62200 ( 2002 / 05 / 17 ) 3D眼鏡 / 耳機 / 麥克風 / 遊戲踏墊..尚未計入62200
                                               Back To Top!

問:如何使用Norton Ghost的影像檔把系統還原?
答:
  1.使用含有Ghost.exe檔的開機片開機
  2.切換到存放影像檔的地方 ( 如: d:> )
  3.執行Ghost.exe
  4.進入畫面後,選擇Local---> Partition ---> From Image ( 將影像檔還原 )
  5.選擇所要讀取的影像檔
  6.再來會出現要你選擇要還原的硬碟 ( 實體硬碟 ) ,選擇硬碟後會再出現要
  你選擇要還原哪個邏輯分割區 ( 即實體硬碟使用fdisk切割了幾塊 )
  7.之後會出現視窗問你是否確定要還原
  8.還原成功後會詢問是否要直接重新開機 ( 建議選此項 ) 或離開
  9.若剛剛選擇離開,請記得要重新開機,方可進入OS

  還原光碟的部分:
  1.使用含有Ghost.exe檔的還原光碟 ( 即第一片 ) 開機
  之後的步驟同上
                                               Back To Top!


光華商場週刊誌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6~2013 Arclin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