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商場週刊誌
進入樂透研究院
首頁 | 市調行情表 | 電腦產品新聞 | 電腦知識問 | 小筆電 | 手機館 | 光華社群 | 電腦醫生 | 樂透研究院 |  
題庫 01∼10 題庫 11∼20 題庫 21∼30 題庫 31∼40 題庫 41∼50 題庫 51∼60
題庫 61∼70 題庫 71∼80 題庫 81∼90 題庫 91∼100 題庫 101∼110 題庫 110∼115

"BIOS更新"與"BIOS燒錄"兩者有何不同?
如何燒錄BIOS?
何謂個人電腦採購六原則?
電腦系統基本結構有哪四大部分?
目前一整部個人電腦最常見的五大組件是什麼?
目前一般的單機作業主機必備組件至少有八個,請問是哪八個?
目前一般主流的單機作業主機組件有十二個,請問是哪十二個?
何謂入門級的基本作業平台?其規格與預算又如何?
何謂主機升級階梯?
有人說--"買電腦先從決定CPU開始",這句話假如是對的話,請問決定採用CPU的步驟有哪幾個過程?


問:"BIOS更新"與"BIOS燒錄"兩者有何不同?
答:BIOS"更新"與"燒錄"的區別--

  "更新"就是在自己那台BIOS正常的電腦,執行特製開機片 ( 內含所下載正確型號的BIOS檔 ) 中的FLASH.EXE後,載入該正確型號的BIOS更新檔,然後按照更新程序操作就可輕易完成的過程。

  "燒錄"應該是指在別台BIOS正常的電腦,在開機帶電狀態下拔下正常BIOS晶片,然後把你壞掉的BIOS插上去,執行特製開機片 ( 內含所下載故障電腦主機板正確型號的BIOS檔 ) 中的FLASH.EXE後,載入壞掉主機板的BIOS更新檔,然後按照更新程序操作,更新完成後,將燒錄好了的BIOS晶片拔起來,插回原先BIOS故障的電腦的過程。
                                               Back To Top!

問:如何燒錄BIOS?
答::"燒錄"BIOS前須注意的事項有:

一、確認BIOS晶片的工作電壓
  01.BIOS晶片的工作電壓需與主機板BIOS晶片插座相同。
  02.另外如有BIOS防寫電壓跳腳,必須調整為與BIOS晶片的工作電壓相同才可寫入資料。
二、放掉身上 / 手上的靜電,以免BIOS晶片中的資料遭靜電影響而毀損。
三、先在關機 / 拔掉電源狀態下鬆動該顆正常BIOS晶片,以方便帶電狀態下拔出,但千萬不要預先拔出來,否則
  等一下會發現無法開機。
四、確實完成備份該顆正常BIOS晶片中的BIOS設定檔資料,以免該顆正常BIOS晶片中的資料不慎毀損。
五、注意拔BIOS時要小心,不要把針腳弄彎弄斷了。
六、開始重寫BIOS時,絕對不可發生斷電或當機重新啟動電腦的事件,否則燒錄會失敗。
七、確實按照步驟依序執行,大部分主機板大慨都是用AWARD或AMI的BIOS FLASH程式執行寫BIOS,燒錄步驟
  也大同小異,全部過程如下: ( 以AWARD為例 )
  01.先上主機板網站下載正確型號的BIOS更新檔 ( 內含正確型號的BIOS更新檔與BIOS FLASH.EXE ) 。
  02.找一台正常的電腦。
  03.將一片乾淨 / 未格式化的磁片放入A磁碟機中,然後在DOS提示符號下鍵入 FORMAT A: / S然後按Enter,
    製作一片沒有AUTOEXEC.BAT與CONFIG.SYS的開機片。
  04.拷貝AWDFLASH.EXE與*.bin到開機片中。 ( *指故障主機板BIOS更新檔 )
  05.將正常的電腦重開機.進入DOS後,把正常的BIOS拔起來 ( 不要放在陽光或太強光線下 ),然後把你壞掉的
    BIOS插上去。
  06.執行開機片中的AWDFLASH.EXE,載入事先下載的壞掉主機板型號的BIOS更新檔 ( *.bin ),然後按照更新
    程序操作。
    過程中出現提示:
    FILE NAME TO PROGRAM:_____________ ,不用輸入任何檔名,直接按Enter就可以。
    DO YOU WANT TO SAVE BIOS ( Y / N ) ?按Y,
    FILE NAME TO SAVE:________________ ,可自行輸入任何容易記住的檔名或是 / BIOS正常主機板的型號
    /BIOS晶片的編號都可以。
    ( 這是備份正常BIOS晶片內的檔案 )
    備份完成後出現"SOURCE FILE NOT FOUND!",備份工作完成,停在命令提示字元下。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更新BIOS"的步驟,在命令提示字元下輸入:
    該FLASH程式檔名 ( 空一格 ) 主機板BIOS更新檔名.bin
    例如:
    AWDFLASH 2k0501.bin然後按Enter,開始重寫BIOS,畫面將提示操作進度及禁止關機警告,此時千萬不
    要中途關機或重新啟動電腦。
    提示畫面如下:
    Programing Flash Memory -***** OK! ( 附註: *****為不斷變換的16進制數位 )
    ■■■■■□□□□□□□□□□□□□
    Don't Turn Off Power Or Reset system!
    待重寫完畢按F10退出,即完成BIOS燒錄工作。

  07.更新完成後,將BIOS拔起來,插回原先的電腦,啟動電腦,看看系統提示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如果正常的
    話,按Del進入CMOS載入預設值,並進行相關設定工作後即可完成所有的步驟。

FLASH 真新鮮!滿好玩的,對不對?
新手切勿輕易拿正常的主機板BIOS嚐試,這可是電腦最脆弱的地方,既怕陽光,又怕靜電,更怕不來電喔~

                                               Back To Top!

問:何謂個人電腦採購六原則?
答:電腦採購六原則 -- 1.需求原則
          2.趨勢原則
          3.邏輯原則
          4.預算原則
          5.市場原則
          6.能力原則

一、需求原則:
  1.有必要用電腦嗎?
   有沒有更適當的替代方案?
  2.你用電腦做些什麼事情?
   蒐集資料 / 看電視 / 聽廣播 / 聽音樂 / 看影片 / 唱卡拉OK / 創作MIDI音樂 / 玩電腦遊戲 / 在家處理公事 / 遠距
   教學 / 開視訊會議 / 安全監看 / 購物 / 理財 / 繳款 / 預訂 / 交談聊天 / 撥打長途國際電話 / 在虛擬社群介紹自己
   / 學習語文 ( 或學其他東東 ) / 收發電子信件 / 錄影錄音剪輯 / 設計作品 / 製作家庭電子相本 / 製作紀念光碟 /
   提醒行程 / 記帳 / 統計資料 / 打字 / 編輯排版印刷 / 收發傳真 / 向他人請教問題 / 電話語音留言回覆 / 賣產品做
   生意 / 架站辦報傳播 / 保存重要資料 / 建立資料庫 / 寫程式交作業 / 製作教材考題 / 交換檔案 / 求職 / 管理公司
   資源 / 控制機器設備 / 作業標準化 / 檔案管理 / 錄音帶轉檔 / 轉存舊照片....
  3.你做這些事時需要什麼配備?
   電腦主機 ( 是否含光碟機 燒錄器 網路卡 視訊 / 擷取卡… ) 鍵盤 滑鼠 螢幕 喇叭 數據機 電話線路 麥克風 攝影
   機 照相機 印表機 掃描器 各種軟體 網路撥接服務帳號 其他
  4.這些配備需要具備何種功能 / 型式 / 規格才適用?
   例如:電腦主機中必備的儲存裝置到底是選硬碟機?軟碟機?或其他可攜式儲存媒體裝置如:外接USB行
   動碟 ZIP MO LS-120 ……等?或者用燒錄器儲存資料?其容量又該多大?儲存資料的介面速度又如何?所
   儲存資料的安全是如何保護的?儲存媒體其流通性如何?

二、預算原則:
  1.準備多少預算才夠?
   看配備與規格而定 ( 萬餘元起至幾十萬元或更高 )
  2.預算沒那麼多,怎麼辦?
   等預算足夠時再買,分批購買 ( 有多少錢就先買多少東西 ) .急著買也沒問題,陽春配備降低規格也管用。
  3.急著買又不想太犧牲配備規格,怎麼辦?
   找促銷產品,非關鍵組件便宜就好,部分組件買中古貨,注意個別零組件漲跌情況。
  4.找促銷產品,降低配備等級,省略部分非必要配備,等待降價時機,多管齊下最省錢。

三、趨勢原則:
  1.看美國品牌電腦配備規格:CD-RW, DVD-ROM幾乎是中階電腦的基本配備,上網幾乎是必備功能。
  2.規格經常改朝換代,基本作業平台目前台灣便宜的主流規格為:
   GHz / 266FSB / PC-2100 / 256M / ATA100 / 40G / AGP4X / 32M
  3.現在買上述主流規格電腦應該可以在需求不變 / 軟體不升級 / 零件不壞前提下無限期使用。
  4.CPU / RAM / HD / 顯像品質是劃分低.中.高階用途等級的最重要四條件。
  5.市場CPU競高與嚴格執行隨機搭售軟體,在美國 ( 或國外 ) 買電腦的成本普遍較我國高出許多。

四、能力原則:
  1.整部個人電腦應備組件 / 商品口碑與市價資訊 / 採買經驗 / 商家可靠性是考驗採買能力的標準。
  2.大人玩大車,小孩玩小車:軟硬體操作知能分入門 / 一般 / 專業 / 玩家等級,規劃不同等級的電腦配備規格
    是為了物盡其用,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功能千萬不要超過需求,閒置不用等於浪費資源。
  3.從評估需求 / 研究配備規格 / 擬定選購單 / 市場訪價 / 採買秘訣 / 自行組裝硬體 / 設定BIOS / 硬碟規劃與格式
    化 / 安裝作業系統 / 安裝驅動程式 / 安裝軟體 / 效能調挍 / 個人化設定 / 升級套件 / 故障排除 / 備份系統…等,
    都需要專門知識,而增進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DIY一部電腦。
  4.先看書報 / 上網蒐集資料 / 請教有經驗的DIY族,事前功課做越多越能買得省錢又滿意愉快。

五、邏輯原則:
  1.有系統的計畫步驟:
   (1) 評估主需求--> 決定平台:平台指入門基本作業平台 / 通訊平台 / 娛樂平台 / 專業美工平台 / 多媒體製作平
     台-數位音樂創作,視訊剪輯 / 工作站伺服器
   (2) 列出平台關鍵組件-->決定CPU / MB / RAM架構 ( 運作安全性?高效能?穩定性? ),決定HD、VGA,決
     定其他組件,決定週邊所應該提供的功能 ( 關鍵組件視平台而定 )
   (3) 在CPU / MB / RAM架構下-->決定CPU適切性 ( 運算指令,快取效能,頻率,工作時脈 ) / 決定廠商產品
     決定MB上應具備的功能 / 決定晶片 / 決定某廠商產品,決定RAM模組的過程也是一樣
   (4) 其他組件或週邊的決定過程也是一樣
   (5) 列出初步決定的配備,核算金額--->與預算作比較,權衡調整後定案
  2.重點掌握關鍵組件,定案前注意規格要彼此相互搭配。
  3.MB應儘可能選擇能向下相容的新規格,並降低日後找不到舊規格零組件搭配的風險,也保留一點未來升級
    或置換新品可供選擇的彈性空間。
  4.把錢花在刀口上.取捨時以功能優先,效能次之,價格再次之.捨棄非必要之功能與規格。

六、市場原則:
  1.一分錢一分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四優產品 ( 規格高、效能好、功能多、品質穩 ) 人人愛,價格不便宜
    。台灣還沒有真正的免費電腦,免費電腦其實不算便宜。
  2.跌多漲少,越晚買越便宜,配備規格也越好。
  3.貨比三家不吃虧 ( 進貨成本不同 ),不限定只有哪家非去不可,否則老顧客也可能成冤大頭。
  4.會自己組裝才能真正便宜。
  5.不能完全只採信其說辭就購買,商家總是推銷對他有利潤的商品,你懂越多就能買得越便宜。
  6.包裝完整,保固蓋章,零組件說明正確型號規格,公開報價供比價的商家---總是令人較放心一些些。
  7.許多商家自組看似便宜的套裝電腦總是只有CPU規格好,其他組件則令人失望 ( 不符需求 )。
  8.品牌電腦的情況差不多,但售價卻更高,高出的服務成本與其附加的服務事後證明不太相符。
  9.老主顧總是可以有些許折扣。
  10.單一零組件的利潤多,50 / 100,100 / 200,..500 / 1000…是價格的彈性空間,視產品單價而定,要同時購買
    兩 / 三件組件才易爭取。
  11.整部主機加上鍵盤 / 滑鼠 / 螢幕 / 喇叭在同一家一次購齊,商家當場減價500元是不成文的做法 ( 或可以極低
    價另購組件 )。.向商家要求更多折扣未遂時,可要求必要贈品。
  12.少數經權威測試擇優推薦且口碑不錯的產品,歷久不衰,降價空間不大,有些反而行情看漲。
  13.升級組件不在漲價期購買。

【實例】電腦採購六原則的運用--

  很多新手來詢問或參考別人的採購單時,最後會感覺好像大家建議的單子沒有太大差異,其實這是忽略了:這單子是基於假設買者有預算壓力的考慮結果,並非最符合特定需求的理想藍圖。
  一般詢問者或建議者提出的單子,都很像是基本平台的組件規格單,所以很多新手就誤以為這是某特定使用需求的理想藍圖,自己開始計畫時也隨之集中思考於組件效能 / 相容度 / 穩定性 / 口碑 / 效能價值比,最後的單子就會大家相差不多,未明顯權衡主需求加重關鍵組件的預算,實用性有待考驗。

  如果一開始沒有針對某特定主需求提出理想藍圖,就容易在擬定採購計畫單時陷入盲點。
  買新電腦沒預算壓力的話,單以規格來說,為追求較高效能,似乎是應該盡量買主流規格,不過假設你的主用途如果是強調在影像處理上,主需求的記憶體屬關鍵組件,應該是規劃重點之一,但目前有些計畫中的採購單裡,記憶體的考量幾乎看不出與基本平台有何差別。為什麼?因為已習慣開列某特定平台的入門配備。參考意見時,必須自己擷取其中可資參考的部分,計畫中的組件 / 規格不符內部整體邏輯時不予採用。

  對市售同一組件的不同公司產品功能與規格不熟沒關係,可以多利用資源補足,更重要的是:能在事前了解自己主要需求後,找出特定平台的關鍵組件,繼之對產品功能與規格稍作了解,便能掌握計畫的重點,作出正確決策。
  所以擬定採購計畫單時,順序上首要步驟--應先考慮需求,先以主需求列出重要關鍵組件;次之依趨勢原則列出所有關鍵組件 / 配件的規格,再依邏輯原則想像它們可以發揮何種功能,是否有需求缺口或邏輯漏洞待解決;最後再依預算原則,調整關鍵與非關鍵組件的規格,以"功能>效能規格"的取捨標準來平衡預算,這才初步定案下來。

  市場原則主要是提供你採買時機與採買技巧的經驗,能力原則提醒自己是否浪費資源,後兩項原則目的在補預算原則之不足。在擬定計畫的過程中,預算原則是在最後才發揮關鍵作用的,並非習慣性的先依預算決定清單,而失去過程中應有其他選擇的思考機會。

舉個例子: ( quote ) ....
  "計畫採購CPU--高階 / 1.6G, RAM--256MB / DDR333, MB--KT333晶片,VGA--GF2 / MX200 / 64MB, Moniter--低階 / 17"全平面,....主要用來影像處理 ( 相片處理 ),網頁製作等等,不打電玩。"

  影像處理依個人實際使用經驗,記憶體容量與數量是重要關鍵組件之一,理想是512MB以上才好 ( 256MB是最低限度,但執行上會感受硬體缺憾,藉助軟體未必能解決問題 )
  個人建議不妨考慮: ( 如果預算固定的話 ) 非關鍵組件適用便宜就好,下列組件降低規格 / 增加數量;例如改為PC2100 ( 即DDR266 ) 256MB*2,其功能絕對比DDR333 256MB*1要大.甚或應預算之需,512M PC133都可考慮,總體效益不比原256M DDR333遜色,而這兩者售價幾乎無差別。

再舉個例子 ( quote ) ....
  "已預計升級預算,已經決定用XP1800+,問該搭配哪塊MB ( 選何晶片組 ) 比較好?問舊的勝創 pc-150 256MB SDRAM是否保留?..."

  預算固定?已經決定XP1800+,問搭配MB ( 晶片組 ),但是對你的需求不了解,所以很難給確切建議。
有系統的計畫步驟:
  1.評估主需求--> 決定平台
   平台:指入門基本作業平台 / 通訊平台 / 娛樂平台 / 專業美工平台 / 多媒體製作平台-數位音樂創作,視訊剪
      輯 / 工作站伺服器
  2.列出平台關鍵組件-->決定CPU / MB / RAM架構 ( 運作安全性?高效能?穩定性? ),HD,VGA,....週邊所
   應該具備的功能 ( 關鍵組件視平台而定 )
  3.在CPU / MB / RAM架構下-->
   決定CPU適切性 ( 運算指令,快取效能,頻率,工作時脈 ) / 決定廠商產品
   決定MB上應具備的功能 / 決定晶片 / 決定某廠商產品
   決定RAM模組的過程也是一樣 ( 才知道勝創 pc-150 256MB的SDRAM是否留用? )
  4.其他組件或週邊的決定過程也是一樣
  5.列出初步決定的配備,核算金額--->與預算作比較,權衡調整後定案
                                               Back To Top!

問:電腦系統基本結構有哪四大部分?
答:輸入 / 運算 / 儲存 / 輸出
                                               Back To Top!

問:目前一整部個人電腦最常見的五大組件是什麼?
答:主機 / 鍵盤 / 滑鼠 / 螢幕 / 喇叭
                                               Back To Top!

問:目前一般的單機作業主機必備組件至少有八個,請問是哪八個?
答:CPU / MB / RAM / HD / CDROM / Power / Fan / Case
  PS.此MB是整合型MB

                                               Back To Top!

問:目前一般主流的單機作業主機組件有十二個,請問是哪十二個?
答:CPU / MB / RAM / HD / 可攜式儲存磁碟機 / DVD-ROM / 燒錄器 / 顯示卡 / 音效卡 / 網路卡 / Power / Fan / Case
  PS.此MB是開放型MB
                                               Back To Top!

問:何謂入門級的基本作業平台?其規格與預算又如何?
答:入門級--

  在時間上指的是新接觸電腦的使用者,在能力上指的是雖具備一點操作電腦的基本知能,但尚不足以自己解決問題者。
  入門者使用電腦的經驗是:主用途是文書 / 上網 / 娛樂,經常發生各種軟硬體的問題,獨自摸索問題解決途徑,卻事半功倍

入門基本作業平台:
  01.CPU:低階 / 1GHz / 價低者優先考慮 ---文書上網關鍵都不在CPU上,娛樂亦非此平台單獨強調的功能.
  02.CPU Fan:不必特殊設計 / 4500~5000轉 / 標示在1.2G以上 ---能配合CPU又不太吵
  03.MB:不必最新規格 / nForce420四合一 / 配合CPU.RAM.HD.週邊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效能
  04.RAM:建議256M / DDR266 ---最低理想數量是關鍵點,其他規格雖有影響但不礙事
  05.HD:IDE介面 / 建議7200轉 / 主流容量 ---轉速可補CPU之不足,主流容量最划算
  06.FDD:價低者優先考慮 ---只剩製作救援磁片 / 開機片功能
  07.CDRW:24W / IDE介面 ---與DVD-ROM價差已拉近且不會大幅下跌,功能強大
  08.VGA:內建GF2MX ---足以應付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效能
  09.Sound:內建5.1聲道 ---足以應付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效能
  10.Modem:價低實惠者優先考慮 ---足以應付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效能
  11.NetCard:內建10 / 100M ---足以應付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效能
  12.Case:四大兩小 ---考慮硬碟抽取方便,通風較佳
  13.Power:300W / 不內建 ---考慮供電穩定性對系統之影響
  14.Mouse:PS / 2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15.KB:PS / 2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16.Speaker:兩件式 / 120W ---有聲音就好, 基本功能無須太強調
  17.Moniter:17吋 / 全平面 / 0.25mm / 1024x768@85Hz,16bit ---影像品質比LCD好,卻便宜許多,適用範圍也較
       大 ( 但空間要夠大 )

  Total:$ 19500.- ( 2002 / 06 / 02 )
  ( 距離前次05 / 07 / 2002貼文約三星期,相同價格已經可由KM133 / PC133升級為nForce420 / DDR266 )

升級問題
  一般而言,上述功能的配備,永遠當入門基本作業平台無限期使用都可以,頂多小小升級 ( 加RAM / HD ),不必太擔心現有軟體會有什麼重大功能更新無法執行,除非需求改變很大,否則不更新也沒太大關係。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Back To Top!

問:何謂主機升級階梯?
答:主機升級優先考慮需求 / 預算 ( 效能 ) 的升級法

主機的升級階梯----
  01.最小的升級應該是:加RAM
  02.也算極小的升級是:加HD ( 或換HD )
  03.非常小的升級是:換CPU
  04.很小的升級是:換CPU / 加RAM
  05.還算小的升級是:換CPU / 換MB
  06.小升級是:換CPU / 換MB / 換RAM
  07.一般升級是:換CPU / 換整合型MB / 換RAM / 換HD
  08.大升級是:換CPU / 換開放型型MB / 換RAM / 換HD / 換顯示卡 / 音效卡
  09.幾乎全換新的升級是:換CPU / 換MB / 換RAM / 換HD / 換顯示卡 / 音效卡 / 光碟機 / 換電源
  10.乾脆全都換的升級是:另買一台新主機 / 加切換器
                                               Back To Top!

問:有人說--"買電腦先從決定CPU開始",這句話假如是對的話,請問決定採用CPU的步驟有哪幾個過程?
答:
  1 ) 先從CPU效能與CPU本身其他各種條件的角度分析各款CPU的優缺點與主需求間的相關性
  2 ) 再從其他次需求與預算角度分析各款CPU的適配性
  3 ) 綜合上兩項結論作出初步決定
  4 ) 將思考過程與決果告訴他人,聽取他人意見後再做最後總結( 新手適用 )
                                               Back To Top!


光華商場週刊誌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6~2013 Arclin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