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選購常見誤區(DIY必看)
gzs1105
![]()
|
1樓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12-05 16:37:15
液晶顯示器選購常見誤區(DIY必看)所謂的選購誤區,很多時候都是由于消費者對于産品的不了解所産生的。但是,這並不表示,當消費者了解産品時,就可以避免誤區。因爲,經驗告訴我們,壹些消費者對産品並不是不懂,反正是有相當的了解與研究,但是,這些消費者往往會步入自己觀念上的誤區。也就是說,自己被自己忽悠了!有點像廣東話?堜珨〞滿G“老貓燒須” 在液晶顯示器剛剛出現,並逐漸取代傳統的CRT顯示器的時候,大多數人選購液晶顯示器的誤區主要集中在類似“液晶顯示器不傷眼”,“液晶顯示器不適合玩遊戲”等概念上;而到了寬屏液晶顯示器普及的時候,壹些消費者又開始步入了諸如“TN面板肯定不如廣視角面板”,“買液晶壹定要雙接口/Vista認證”,“寬屏液晶顯示器不適合玩遊戲”之類的誤區。 對于陷入液晶顯示器選購誤區的消費者而言,其本身對于液晶顯示器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完全沒有了解的那不叫誤區,叫盲區),只是由于其所接受的概念的問題,容易以概偏全,壹概而論,造成自己被自己忽悠的情況。比如壹些用戶就偏愛廣色域液晶顯示器,認爲其色彩更加豐富,殊不知廣色域並不代表LCD可以顯示更多的色彩,而且片面追求廣色域,還可能會造成某些用戶眼睛適應不了的問題(不少人反映廣色域的LCD看起來很假就是這壹原因所致)。 從液晶顯示器發展的曆史來看,液晶顯示器選購誤區也是與時俱進的。 誤區壹:液晶顯示器僅僅是面板+模具嗎? 壹些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顯示器的時候,都會注意LCD采用的是什麽面板。不少人認爲,LCD所采用的面板決定壹切,面板性能強,LCD自然也不會差。而采用同壹型號面板的LCD,其性能表現肯定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面板加外殼就等于LCD? 對于這種理論,我們可以歸結爲液晶顯示器=面板+模具論,也就是說,LCD僅僅就是液晶面板加上外觀模具,其成本的區別就在于其采用的模具的用料以及工藝。但是,LCD是否就真的只是面板+模具呢?采用同壹型號面板的LCD,其性能表現是否就沒有差別呢? 面板相同,LCD的效果就壹樣嗎? 事實上,在面板+模具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到LCD的因素,其中壹個比較重要的元素就是控制IC。兩款LCD,可能采用的面板型號是壹樣的,外觀模具也相差不多,但是由于控制IC不同,其顯示效果就會明顯有區別。還原色彩更加准確的控制IC,可以令LCD的顯示效果更加出彩。比如壹些專業級別的LCD,其控制IC內部配備12bit LUT,能夠從約686億種顔色中篩選出10億種最佳顔色,在還原物體的色彩上更加准確。 LCD效果,關鍵還看控制IC 除此之外,在LCD的調節菜單方面,對LCD的實際表現的影響也非常明顯。最簡單的比如情景模式的應用,很多LCD上都擁有“文本、視頻、遊戲”等情景模式的預置,但是有些LCD調節到相應的情景模式之後,並不能給用戶很舒服的感覺。這?奡N可以看出LCD廠商在軟件、驅動研發方面的實力。 LCD效果,亦看廠商在菜單,驅動上的設計 因此,液晶顯示器絕對不僅僅是面板+模具,單憑面板來厘定LCD好壞的標准是不可取的。 誤區二:節能LCD真的更好嗎? 隨著綠色奧運概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顯示器時都會更加注重産品的環保節能性能。而不少廠商也是大打節能環保牌,近期最爲流行的就是低功耗的液晶顯示器。但是,這些所謂標榜節能的LCD,是否是真的節能呢? 從目前廠商力推的節能LCD的原理來看,主流的節能LCD主要是通過降低液晶顯示器亮度,以及控制其待機功耗來達到節能目的。雖然在甘種程度上可以達到降低功耗的作用,但是,這並不表示這些産品都是節能的。 減少燈管就能降低功耗 首先,不少節能LCD的標准亮度均爲250流明,均低于主流LCD 300流明的標准,大家知道,LCD的亮度越高,其耗電自然也就是越高,當其亮度完全爲0的時候,也就是其耗電最小的時候。事實上,LCD的亮度是可以由用戶自己調節的,只要把亮度調低了,也壹樣可以達到降低功耗的效果。這樣實際比這些所謂節能的LCD更加方便,因爲後者已經把最高亮度設置成爲了250流明,當用戶在欣賞高清視頻、玩遊戲時,往往需要更高的LCD亮度,但是250流明無疑會造成制約。另外,壹些産品更是通過減少燈管的數量,提高燈管的亮度來達能降低功耗的目的,這樣會令燈管的壽命大大降低。 左爲250流明,右爲300流明,可以看出,250流明的LCD明顯暗淡 第二,壹些LCD廠商會在待機功耗上做文章,所謂的待機,就是沒有輸入信號時LCD的狀態,目前主流LCD的待機功耗是不高于2W,而以節能自居的LCD的待機功耗則可以達到不足1W甚至更低,看起來當然更節能呢。但是這些産品往往忽視壹個細節,對于家庭用戶而言,誰會吃飽了沒事做,在不用電腦的時候,讓顯示器待機呢?往往都是關機的時候直接把電源也關了,何來的待機功耗呢,這樣更加環保。當然了,對于網吧,單位這些集體用戶來說,減少待機功耗在壹定特定應用下還是有意義的。 誤區三:大屏LCD得配中高端顯卡 近期液晶顯示器價格雪崩,大屏液晶顯示器價格下降非常厲害,其中,22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已經開始取代19英寸寬屏LCD的地位,成爲新的主流之選。對于不少主流消費者而言,大家已經開始習慣將22英寸寬屏LCD作爲第壹選擇。但是,在這個時候,壹些聲音卻顯得不是特別協調,不少人認爲,搭配22英寸寬屏LCD壹定需要獨立顯卡,如果用主流的集成平台來搭配22英寸寬屏LCD,那麽根本就是亂搭配,集成顯卡根本無法支持大屏LCD。 對于這種說法,其實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來判斷,而不能壹杆子掃倒壹船人,把集成平台都排除在22英寸大屏LCD的陣營之外。 目前主流的集成平台爲AMD 780G、NV GF8200等,以AMD 780G爲例,其集成了Radeon HD 3200顯示核心,用最新的55nm制程工藝,采用統壹渲染架構,內置40個通用標量著色器和4個ROP單元,Radeon HD 3200集成UVD硬解碼單元,憑借它可以輕松播放H.264和VC-1格式的1080P高清視頻,徹底不再依賴CPU軟解碼。而GF8200的性能與AMD 780G也相差不多。由于集成平台的性價比非常高,因此很多主流的裝機用戶均采用了集成平台,此前主流的選擇是采用集成平台搭配19英寸寬屏LCD,而在22英寸寬屏LCD開始取代19英寸寬屏時,大家自然開始用集成平台來搭配22英寸寬屏LCD了,問題也正由此而來,集成平台是否真的不支持大屏LCD呢? 大屏LCD配集成平台,壹樣可以玩跑跑 事實上,集成平台並不是不能支持大屏LCD,主流的集成平台全部可以支持1680*1050分辨率的大屏LCD,並不存在不支持問題。所謂的不支持,是指用集成平台搭配大屏LCD,在1680*1050分辨率根本完不了3D遊戲的問題。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集成平台在19英寸寬屏LCD 1440*900的分辨率下,也基本是玩不了大型3D遊戲的,這是集成顯示核心的性能瓶頸。只是在1680*1050分辨率下會更加突出而已。 大屏LCD配集成平台,壹樣可以看高清 玩不了大型3D遊戲,並不代表玩不了遊戲,完全可以在集成平台搭配22英寸寬屏LCD的平台上流暢運行。至于高清視頻方面,由于目前主流CPU的性能都非常不錯,可以分擔高清解碼的壓力,而且集成顯示核心的性能也不弱,因此,只要用戶不要太BT,又要壹邊看高清視頻,還得開著BT,同時在壓縮視頻,單純的欣賞高清視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誤區四:16:10已落後,要買就等16:9 近期關于16:9顯示比例的液晶顯示器的消息甚囂塵上,很多人對于這種全新的LCD規格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其所宣傳的全高清、低成本的賣點更是令人垂涏三尺,不少人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買就等16:9 LCD上市後再購買,堅決不再買16:10的産品。 16:9的物理顯示面積小了 事實上,這也是壹個誤區。關于16:9 LCD的前世今身,本站已經做了相當多的分析與導購,我們在這?奡N不再累述,簡而言之,16:9 LCD的推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液晶面板廠商爲了平衡自己的産能利益。滿足了面板廠商的利潤,其成本自然會降低。至于全高清的賣點,更多是在面板廠商推出新規格LCD面板之後找出來的賣點而已。 對于16:9 LCD而言,首先,其物理面積要比16:10的更小壹些。同樣是標稱22英寸的LCD,16:9 LCD的實際尺寸爲21.5吋,而16:10的實際尺寸則爲實際的22吋,從視覺上來看,16:9 LCD相對要顯得更長壹些,而且實際顯示面積也更小了。 16:9播放全高清時,也壹樣有可能會有黑邊 至于16:9的全高清賣點,對于很多用戶來說確實挺吸引的,因爲大家都被高清電視的黑邊煩透了。但是,別指意用了16:9 LCD就可以消除所有的黑邊,好萊塢最新的電影長寬比規格均爲2.35:1(或者2.4:1),相當于16:7,因此即使是16:9的LCD,也壹樣會有黑邊。 此外,在價格方面,從成本上來看,16:9 LCD的成本相對更低壹些,但是,我們也需要知道,往往新品上市都有壹段價格虛高的時期,而且各大廠商手頭?媮棖?堆16:10 LCD的庫存,誰也不會拿自己庫存來開玩笑。因此,大家也不要對16:9 LCD的價格抱太大的希望,相近在初期其價格不會有太明顯的優勢。 總結 以上是我們爲大家列舉出的LCD選購四大誤區,之所以我們說這四大誤區都是自己忽悠自己,原因也很明顯,因此會步入這四種誤區的用戶,均是對LCD産品有壹定認識的人。在壹些觀念先入爲主的情況下,就很容易陷入誤區了。對于選購LCD,大家在選購前最好是了解多方的觀點,更好是能到賣場中實際測試壹下,看看實際的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出手。 |
|